2025年9月19日下午3:00,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教育学系2025级研究生导师见面会在太阳成tyc33455cc报告厅隆重举行。徐冰鸥、孙杰、郑玉飞、张俊友、祁东方、张夏青、李旭、郭芳芳、霍雨佳、鲁沛竺等导师以及2025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本次导师见面会由侯佳老师主持。
侯佳老师首先代表教育学系向2025级新生致以热烈欢迎。她勉励新生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积极投身学术研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随后,她系统介绍了本系导师团队的构成与研究特色,各位导师也依次就个人的研究领域与学术专长进行了介绍,为新生明确学术发展方向、科学规划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供了清晰而系统的指导。
徐冰鸥副院长长期致力于教育学原理、小学教育及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研究。她热切期待引领新生在教育研究的道路上开展系统而深入的学术训练,也建议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全面提升科研素养与综合能力。
孙杰副院长简要介绍了其主要从事教育史方面的研究,并表示本学期将为研一新生讲授教育史课程。他勉励同学们筑牢学术根基,在中西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汲取智慧,以史为鉴,洞见未来教育的方向与可能。
郑玉飞老师向2025级硕士新生表示诚挚的欢迎,并介绍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他特别谈到,自己长期关注新课标实施与学科教学创新,期待同学们能够以理论结合实践,始终保持学术热情,深耕教育沃土,用扎实的研究,推动实实在在的教育改变。
张夏青老师在与硕士研究生交流时寄语新生,勉励大家珍惜学术时光、勇于探索求真。她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对教育研究的热情与好奇心,既要扎根理论,也要关注实践,并祝愿每位同学勤思善问、合作共进,在未来道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李旭老师结合教育管理与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勉励同学们立足现实、拓展视野,在扎实掌握理论的同时,积极关注教育政策与管理实践的重大问题。她希望同学们在未来学习中注重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卓越引领者。
祁东方老师勉励大家在学术道路上始终保持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追问,既要深植学理的沃土,汲取养分;也要走向实践的旷野,追寻真知。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多元的高等教育图景中找准定位,以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参与未来教育的建构,成长为具有独立研究能力和教育情怀的专业人才。
张俊友老师系统介绍了其在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政策与法规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他勉励同学们立足教育实际,培养敏锐的政策意识与严谨的分析能力,将宏观政策与微观实践相结合,在未来三年的学习中,成长为既精通理论知识又密切关注教育现实的教育政策研究者与实践者。
郭芳芳老师介绍到,她长期专注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院校发展研究。并建议同学们密切关注高等教育领域的本土化议题,扎根现实问题、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努力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和贡献者。
霍雨佳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小学教育数学学科领域,重点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他寄语新生:“希望同学们立足实践、潜心学术探索,在追寻儿童成长规律的道路上,既能收获研究的深度,亦能感知教育的温度。”
鲁沛竺老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方向的研究。她期待更多有志于深入探究教育本质和价值的新生力量加入这一领域,共同推动教育学原理的传承与创新,为我国教育理论发展和教育实践进步贡献智慧。
侯佳老师随后进行了简要介绍,其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高等教育学与教育管理领域。在对2025级新生致以诚挚欢迎的同时,她勉励大家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勤于探索、厚植理想,努力成为兼具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人才。
在导师发言环节结束后,2025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于芮同学作为新生代表上台发言。她围绕太阳成tyc33455cc“沉静务实、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院训精神,结合科研学习与青年担当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与展望,呼吁全体同学珍惜相聚之缘、加强团结协作,以谦逊踏实的态度投身学术,以务实进取的精神共同成长,在新起点上携手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篇章。
最后,侯佳老师系统介绍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她详细阐述了各学期的任务安排,指出课程体系是以教育学核心课程为基础,同时融合多个选修模块,兼顾理论深度与专业广度。在学术训练方面,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科研课题,全面提升科研素养与实践能力。在教育实践方面,学院通过教育实习和学术会议汇报等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技能与学术交流能力。在学位论文方面,学院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设置了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等环节,确保论文符合学术规范与研究质量要求。该培养体系层次分明、循序推进,旨在系统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与职业能力。侯佳老师也鼓励同学们主动规划学业、积极投入研究,在新阶段取得扎实成长。
本次导师见面会成功搭建了师生交流的桥梁,为同学们指明了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愿2025级研究生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教育学系的深厚土壤中汲取智慧,传承教泽,脚踏实地,筑梦未来!